756個字,改變台灣一整個世代
撰文:黃駿輝 圖:蔣渭水文化基金會
民國一百年將至,如果請您用756字,寫下讓台灣更好的方案,你想如何下筆?
80年前一位台灣醫生,在一次診療後寫下至今仍適用的處方〈臨床講義〉,病患是日治時代下的台灣,看診名醫即是台灣第一熱血男子漢─蔣渭水。1921年11月28日這天,台灣文化協會出版第1號《會報》,其中刊出蔣渭水寫的〈臨床講義─關於名為台灣的病人〉。他把台灣喻為病患,進行全面性診察,指出當時台灣的現狀及問題,並開出文化與教育的處方,治療當時「知識營養不良」的台灣人」,這份文獻也成為日後文協活動最主要根據與目標。
〈臨床講義〉完成於日治時代,內容提出當時台灣社會各種積習病症,蔣渭水建議花二十年時間,用文化、智識改善台灣體質,放在今日的台灣,這些處方跨越了時空卻仍然受用於二十一世紀的台灣,由此可知蔣渭水的先見之明。
音樂劇《渭水春風》裡,音樂總監冉天豪,以生動活潑的音符,把〈臨床講議〉譜寫成精采絕妙的歌曲,搭配戲中趣味橋段,成為令觀眾捧腹但又深感認同的段落。
《渭水春風》裡,看蔣渭水如何用約756個字的〈臨床講義〉,改變台灣一整個世代。
〈臨床講義〉全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於台灣這個患者
姓名:台灣島
性別:男
年齡:移籍現住址已27歲
原籍:中華民國福建省台灣道
現住所:大日本帝國台灣總督府
地址:東經120~122度,北緯22~25度。
職業:世界和平第一關的守衛
遺傳:明顯地具有黃帝、周公、孔子、孟子等血統。
素質:為上述聖賢後裔之故,素質強健,天資聰穎。
既往症:幼年時(即鄭成功時代),身體頗為強壯,頭腦明晰,意志堅強,品行高尚,身手矯健。自入清朝,因受政策毒害,身體逐漸衰弱,意志薄弱,品行卑劣,節操低下。轉居日本帝國後,接受不完全的治療,稍見恢復,唯因慢性中毒達二百年之久,不易霍然而瘉。
現症:道德頹廢,人心澆漓,物慾旺盛,精神生活貧瘠,風俗醜陋,迷信深固,頑迷不悟,枉顧衛生,智慮淺薄,不知永久大計,只圖眼前小利,墮落怠惰,腐敗、卑屈、怠慢、虛榮、寡廉鮮恥、四肢倦怠、惰氣滿滿、意氣消沉,了無生氣。
主訴:頭痛、眩暈、腹內飢餓感。 最初診察患者時,以其頭較身大,理應富於思考力,但以二、三常識問題試加詢問,其回答卻不得要領,可想像患者是個低能兒,頭骨雖大,內容空虛,腦隨並不充實;聞及稍微深入的哲學、數學、科學及世界大勢,便目暈頭痛。此外,手足碩長發達,這是過度勞動所致。其次診視腹部,發現腹部纖細凹陷,一如 已產婦人,腹壁發皺,留有白線。這大概是大正五年歐陸大戰以來,因一時僥倖,腹部頓形肥大,但自去夏吹起講和之風,腸部即染感冒,又在嚴重的下痢摧殘下,使原本極為擴張的腹壁急劇縮小。
診斷:世界文化的低能兒。
原因:智識的營養不良。
經過:慢性疾病,時日頗長。
預後:因素質優良,若能施以適當的療法,尚可迅速治療。反之若療法錯誤,遷延時日有病入膏肓死亡之虞。
療法:原因療法,即根本治療。
處方:正規學校教育最大量
補習教育最大量
幼稚園最大量
圖書館最大量
讀報社最大量
若能調和上述各劑,連續服用,可於二十年內根治。
尚有其他特效藥品,此處從略。
大正十年十一月三十日 主治醫師蔣渭水
延伸閱讀:
財團法人蔣渭水文化基金會 http://weishu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