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音樂劇《渭水春風》的過程中,一方面要考量「歷史忠實度」,也就是人物與史實的適當詮釋;

另一方面是「好看度」,也就是表演舞台上的娛樂價值,兩者都要兼顧才行。

上週六(7/17)下午兩點半,在誠品敦南店B2視聽室進行一場名為「憂傷天使的反叛與吶喊─舒曼V.S.麥可傑克森」的講座,由樂評家/廣藝基金會執行長也是音樂時代劇場藝術總監楊忠衡先生主持,與會對談包括指揮家簡文彬、劇場導演王嘉明及文化評論家張鐵志先生。

這場由「台北藝術節」主辦的活動,介紹今年藝術節幾項重點節目,其中《麥可傑克森》、《時空情人》、《渭水春風》這三個節目正好都談及不同時代的重要人物代表:麥可傑克森、舒曼、蔣渭水,把這些人物放入藝術表演領域中,呈現創作者要表達的想法和不同的風貌。

楊忠衡在提及台灣音樂劇三部曲《渭水春風》時表示,這部作品有兩個重點,一方面要考量「歷史忠實度」,也就是人物與史實的適當詮釋;另一方面是「好看度」,也就是表演舞台上的娛樂價值,兩者都要兼顧才行。他認為,從嚴肅面來看,因為接近建國百年的時間點,正好讓國人有省思過往來時路的意味,但因蔣渭水身分易令人有政治聯想,因此創作時得格外小心。

DSC06199.JPG 

不過作品最終還是在講一個故事,在創作者角度上,一齣音樂劇的完成不會有任何特定政治目的,重心是如何忠實呈現人物角色的精神,讓觀眾覺得這是齣精采、好看的戲。正如野史的《三國演義》比正史的《三國志》紅,故事更令人心動,所以,最難的就是如何把戲弄得好看又不違反史實,音樂劇《渭水春風》要讓觀眾在兩個多小時內對蔣渭水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舞台呈現及音樂搭配上,也力求能像西方作品一樣,讓音樂講故事的成分再加強,且這次《渭水春風》還要和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現場合奏,難度更高,讓這齣戲的作曲家也是音樂才子冉天豪正在閉關創作,不知道又喝了多少雞精。總之,他認為音樂劇不論何種主題,一定要好看才能真正打入觀眾心中。

當天在現場不少朋友看見《渭水春風》的DM時,立即被蔣渭水與陳甜兩人的照片所吸引,足見即便跨越時空,蔣渭水與陳甜兩人,彷彿就是有一種引人注目的魅力,也難怪當年倆人能號召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為追求台灣民主、文化而努力。

楊忠衡表示,很多人提醒他別讓戲變成歌功頌德的樣板,但他笑著說,確是要搞「英雄主義」,但不是刻意把蔣渭水塑造高不可攀的英雄,而是透過作品向曾對台灣這塊土地付出的所有英雄及人民的心靈撫慰,讓作品擁有某種安魂曲的意味,讓觀眾體會蔣渭水追求民主文化不放棄的精神,正如劇名《渭水春風》一樣,蔣渭水是一道吹拂台灣民主文化的春風,他所做的付出與努力,是我們不能淡忘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渭水春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